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心脏不好的人难长寿?医生提醒:做到这2点,活

来源:心脏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1-1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其实这些都不是,心血管疾病早已成为影响我们健康的第一大“杀手”! 据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一直处于持续上升阶段,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已达3.3亿。 而且心血

其实这些都不是,心血管疾病早已成为影响我们健康的第一大“杀手”!

据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一直处于持续上升阶段,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已达3.3亿。

而且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,农村、城市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,分别占农村、城市总死亡的46.66%和43.81%。

也就是说,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因为心血管疾病!

如此高的死亡率,是不是就意味着患上心血管疾病,就等于活不长了?

这让很多患者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担忧,漫漫人生路好像已经望到了头。

但事实真就如此吗?

“得心血管疾病”=“活不长”?

下面我们就来好好地解答一下这个问题。

首先给大家吃颗“定心丸”,只要不是恶性急性的心血管事件(比如心梗、主动脉夹层等),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其实并不会出现“活不长”的情况。

至于得了心血管疾病还能活多久,这个还真没办法统一回答。

我们在医院里能看到,有30多岁的心肌梗死患者最终没有抢救成功,也有90多岁的冠心病患者前来复查。

同样是心血管疾病,但最终的命运却截然不同。

而导致这样结果差异的原因很复杂,但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上。

所谓的危险因素,就是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原因,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不可改变的因素和可改变的因素。

前者包括家族遗传史、性别、年龄和种族等,这些大多都是与生俱来的特质,属于不可控的危险因素,对于寿命的影响其实不大。

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才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人数增加的“重要推手”,包括胆固醇升高、血压升高、糖尿病、吸烟、肥胖、不健康饮食、缺乏运动和心理因素等。

除了大家都熟悉的三高(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),其它危险因素的“本事”也不小。

吸烟

这位的危害不用多说,直接上数据:吸烟者发生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,是非吸烟者的1.68倍,冠心病发病率比不吸烟的人增加3—4倍。

全球每年约190万人因为烟草使用或二手烟暴露引发的冠心病失去生命,约占全球冠心病死亡的1/5。

肥胖

随着我国肥胖人群越来越庞大,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。肥胖不仅影响外表,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也相当的大。

与正常人群相比,腹型肥胖的人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会增加30%,死亡风险增加32%。

并且随着体重上涨,包括冠心病、心力衰竭、房颤、全因卒中、高血压、主动脉瓣狭窄在内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都会随之增加。

不健康饮食

不健康饮食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,尤其是高盐高糖高脂肪饮食,不仅会增加三高风险,同时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。

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不健康饮食所导致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人数一直在持续增加,从1982年统计的107万增加到2010-2012年统计的151万。

而在不健康饮食中,排名前五的是:红肉、加工肉类、含糖饮料、反式脂肪酸和钠。

心理因素

这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,不管是持续的精神紧张焦虑,还是严重的精神抑郁,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。

其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会升高32%,尤其是城镇居民,风险增加更为显著,升高风险达72%。

上面所说的危险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寿命息息相关,正是因为每个患者在控制这些因素的时候存在差异,造就了他们截然不同的命运。

一、积极配合治疗

有病不去治疗当然会有危险,当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时,第一时间就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。

然后配合完成相关检查,把病情的底细给摸清楚,让医生能够对症下药。

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治疗,谨遵医嘱,坚持吃药,做好打“持久战”的准备,毕竟心血管出了问题,可不像感冒这种小毛病,吃几天药就能解决。

文章来源:《心脏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xzzz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1117/1494.html



上一篇:心脏神探抽丝剥茧擒获致命“真凶”
下一篇:没有了

心脏杂志投稿 | 心脏杂志编辑部| 心脏杂志版面费 | 心脏杂志论文发表 | 心脏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心脏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