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血流不中断 心脏不停跳!广东完成世界首例“无

来源:心脏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7-1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中青网客户端广州7月16日电(中青网·中青网记者林杰)今日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以下简称“中山第一医院”)宣布,世界首例“缺血”心脏移植手术成功。手术过程中,血流没

中青网客户端广州7月16日电(中青网·中青网记者林杰)今日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以下简称“中山第一医院”)宣布,世界首例“缺血”心脏移植手术成功。手术过程中,血流没有中断,心脏还在跳动。这是中山市第一医院“非缺血性”器官移植技术首次应用于继肝移植、肾移植之后的心脏移植领域。


5 月 24 日,所有检测结果表明,67岁“扩张型心肌病”患者福伯的心脏已进入末期。 6月26日,一场史无前例的“换心之战”在中山第一医院顺利进行,付波接受了“无缺血”心脏移植手术。手术实现了心脏的有效血流在采集、体外灌注保存和植入的整个过程中不被中断,心脏始终处于生理跳动状态。心脏植入后,手术室现场出现了“心心双循环”的技术协作场景。在多学科团队的配合下,手术在4.5小时内顺利完成。手术后36小时,Fober可以取出气管插管。目前,富伯的心脏及各项器官功能恢复顺利,近期即可出院。


中山第一副院医院器官移植科学科带头人何晓顺教授介绍,由于心脏是对缺血损伤最敏感的器官,如果孤立缺血时间超过6小时,手术风险将显着增加。如何解决心脏移植过程中的缺血性损伤问题,一直是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点研究方向。

由于心脏独特而复杂的生理特征,“非缺血性心脏移植”的概念与非缺血性肝肾移植相比,历经磨难。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在“全过程”中保持“非缺血、有力、有力的搏动状态”。其次,当心脏跳动时,传统的心脏移植手术方法,尤其是采集吻合部分能否顺利进行。最后是人、心、机的统一与和谐。


两年多后艰苦探索和数十次大型动物实验。中山市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、心脏外科、心肺循环科、外科麻醉中心的多学科团队组成联合研究小组,从零开始设计、探索、验证和优化。灌注手术项目最终探索出一套新的心脏移植技术程序,并将该技术命名为“非缺血性心脏移植”。

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、中山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认为,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意味着“以前无法使用的边缘供体可能会成为更多患者的福音”;有可能推进现有供体心脏功能的评估阶段,以“显着改善心脏移植的预后”。

2021年4月,何小顺团队项目“非缺血”器官移植技术开启“热移植”时代,荣获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。这是我国首次获此殊荣。 .目前,“无缺血”心脏移植技术、“无缺血”肝移植、肾移植技术的建立共同构成了“无缺血”器官移植技术体系,将器官移植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。世界展示了器官移植的革命性创新“中国模式”。

《美国移植杂志》发表评论称,这是“器官移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,器官移植将进入‘热移植’时代”。

图片由中山市第一医院提供
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
文章来源:《心脏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xzzz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0716/1168.html



上一篇:心脏不好,最好避开4种“伤心”食物,若你爱吃
下一篇:全球首例!中山一院成功开展“无缺血”心脏移

心脏杂志投稿 | 心脏杂志编辑部| 心脏杂志版面费 | 心脏杂志论文发表 | 心脏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心脏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